商会新闻
杨伟:“尊记”成名,因为年轻
叶昌国
启蒙:缘起上海
时间:2006年夏季的一天。地点:上海火车站。一位个头细高,满脸青涩的农村小伙下了火车。走出车站后,他仰着脖子想看天空,火辣辣的阳光刺着他难以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陌生的世界,小伙子感到一片茫然。
这位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名叫杨伟,来自安徽省无为市(当时为无为县)。他来上海干什么,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之所以要来上海,是因为他了解到,上海是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一定会让自己增长很多的见识。在这个特别有韵味的地方,还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不管是生活还是影视剧中,上海都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地方,是年轻人的梦想发生地。
可是,真正站在了上海这片充满诱惑的土地上,杨伟又有一种莫名的惆怅,甚至有点后悔,后悔不该来到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复杂世界。
时光荏苒。一晃8年过去。
2014年,同样在上海火车站,年轻的小伙子杨伟告别了上海这个日新月异的繁华大都市,带着满满的自信和十足的干劲,准备回到家乡安徽创办属于自己的事业。
坐在回合肥的列车上,杨伟思绪万千。
杨伟走入社会的第一个人生驿站就是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一晃度过了8年。这8年,杨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世间的纷繁复杂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收获了走向社会后自己创造的劳动所得。带着这几年积攒的报酬,他要回安徽,去开辟属于自己的新领地;去创造更有价值,更能体现人生理想的那番事业。
尽管8年的打拼在上海已经立稳脚跟,并且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客户网络……一旦离开这块宝地之后,这些稳定的客户将会瞬间丢失。今后,再想重新挽回这些客户,已完全没有可能。可转而一想,任何人都有“断奶”的时候,任何事业都有起步的那一天,等到自己在安徽的事业做大做强后,未来的客户一定会很多。那些客户不仅在合肥,甚至在更多的地方在等着自己……恍然间,火车已经到了合肥火车站。
回到了省城合肥后,杨伟成立了“安徽尊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产品为:中国传统节气食品。在合肥城市中心的一隅,杨伟与伙伴租了一间房子,在面积仅30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内,每人购置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便开始了他们的创业行动。
一年之后,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尊记”,并确立了“以打造中国节气食物链高端品牌”为发展方向。
人常说,万事开头难。可在杨伟看来,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并没遇到多大难处。
由于在上海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合肥之后,他们的行动计划实施的得心应手,很快就确立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相反,让杨伟感到为难的是,在有了大量客户之后,在偌大的省城合肥,竟然配不到客户所需求的产品。按常理,是有产品无销路,而杨伟的公司,则是打开了销售渠道,却无现成的产品。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大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杨伟想,在省城配不到所需求的产品,应该自力更生,自己采集货源。2016年,“尊记”一下子在合肥开设了三家直营门店;同时,在湖南长沙市成立了分公司,开设直营门店。不仅使公司的业务范围有了新的拓展,公司的年销售额也有了“平方式”的增长,安徽“尊记”的品牌开始崭露头角。同在这一年,安徽尊记农业有限公司加入了安徽省礼品协会,并且成为副会长单位,总经理杨伟当选为安徽省礼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随着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杨伟抓住商机,与多家品牌单位开展战略合作,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寻找更多的合作伙伴。
在合肥创业的8年时间,安徽尊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当初年销售额不足100万元,到2022年突破亿元大关。
当人们对这位创造奇迹的年轻人刮目相看时,杨伟却说:“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应感谢合肥市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合肥的大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商机,为公司的繁荣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创新:成就辉煌
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白手起家,在省城合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业务做到全省同行业“首屈一指”的位置,实为让人敬佩。杨伟所从事的行业叫礼品业。在他们刚回安徽从事这项业务时,整个安徽的礼品业才刚刚兴起。许多人听到“礼品业”这个名词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其实,礼品业在全国,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公关、福利、促销上的消费量急剧增加,促使礼品业从众多行业中独立出来,并迅速成长。短短的几十年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礼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杨伟成立的安徽尊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节气食物链高端品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企事业单位福利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节日福利礼品的开发、源产地采购、包装营销、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一条龙解决方案。经营产品:各类生鲜、农产品、休闲食品等。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尊记”主打产品有:尊记大闸蟹、尊记严选腊味礼盒、尊记端午礼品卡盒、尊记中秋礼品卡盒、尊记春节年货卡盒等特色产品。同时代理有:五芳斋、三只松鼠、克莉娜橄榄油、獐子岛海参、良品铺子、稻香村、贝蒂斯等多个品牌多个品种。
“尊记”公司极为注重创建品牌建设,把树立产品品牌作为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公司成立以来,致力于探寻更好的营养美食,更为严格的原产认证、高效完善的储运物流体系,无论是源于徽州的腊味,还是生长在海水里的资源性产品、有机果蔬;或是光顾公司纯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实体专卖店,顾客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纯正美味曼妙体验,更可感悟到大自然最丰富的馈赠。
诚实守信,不断创新,使得“尊记”的品牌越来越响亮。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迅速向深层次发展。2017年,公司成立品牌售后服务中心。同年与“五芳斋”品牌签订战略合作。2018年,与“三只松鼠”品牌签订战略合作。2019年, 正式成立尊记品牌全国运营中心。同年与“克莉娜”品牌以及“好当家”品牌签订战略合作。
2020年,南京尊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同时开设三家直营门店,继续扩大全国直营网络。2021年,与“獐子岛”品牌以及“香港锦华”品牌签订战略合作,进一步丰富中秋产品线。2022年,与“良品铺子”品牌以及“稻香村”品牌签订战略合作。
历经了8年的奋进创业、“尊记”在转型升级中不断发展壮大,彰显了杨伟与他的公司团结奋斗精神,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及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品质。
尊记,在全国礼品行业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上海:磨炼意志
万丈高楼平地起。总经理杨伟说:“公司的不断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合肥市经济的跨越发展。‘尊记’在市场上越做越大,得益于在上海的实践和积累。”
是的,年轻的优势是喜欢挑战,即使杨伟知道上海的竞争压力大,可当初,他无所畏惧,勇敢地独闯上海滩,彰显出了年轻人应有的姿态和胆略。
上海是个许多人向往的地方。几乎每时每刻,来上海并想着掏得一桶金的人比比皆是。
杨伟来到上海后,首先想到的是,能挣一碗饭吃,然后在上海立住脚,其它的几乎什么都没想。可要有碗饭吃,首先必须找一份工作,而且要好好表现,以优异的业绩获得老板的信任。这些,杨伟做到了,而且做得水到渠成。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杨伟才知道,老板原来也是从外地来上海淘金的。通过不断的打拼,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于是,杨伟产生了一种幻想,既然老板也像自己一样,是从外地来上海打工的,老板能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己为什么不能向老板那样创造辉煌呢?
在大上海这个繁华的世界里打拼,杨伟通过观察后觉得,上海能赚钱的事情很多,但没有资本不行。于是,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样的班次里,他所得的工资报酬比其他同伴多。可仅靠自己的这点工资,想留在上海干事业,当老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
当初,稚气未脱的杨伟闯荡大上海,心中想着能挣一碗饭就满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己的要求在逐渐提高。他在想,如果能够在一家公司里成为一个白领,能打着领带,拎着皮包,西装革履地出入在高档写字楼里,不受别人的冷眼,手下人还对他羡慕不已,那就很满足了。
一晃几年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不断增强,杨伟也逐渐成熟起来。他又在想着,怎样进一步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上海第三年的年尾,杨伟认识了一位客户,此君从事节日礼品配送的。在多次的业务交往中,两个人交流的话题由浅入深,越来越投机,犹如知己一般。
随着情感的不断深化,此君对他说:“你在这里干,有点屈才。干脆来我这里吧,任你发挥你的才能。”
经过考量之后,杨伟决定辞职,来到此君的手下。这样,一干又是5年整。经过了这5年的淬火,杨伟逐渐把自己从一个泥菩萨,冶炼成了火眼金睛。与此同时,也摸到了礼品服务行业的市场规律。
已经有了足够的实践经验的杨伟感到,在上海从事这种礼品业的人很多。但在家乡安徽,礼品业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还是趁早回安徽去做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事礼品行业不需要多大的投资就能运作项目,应该回到安徽去开辟新的领地。可此刻,杨伟又矛盾起来,这时候的他,在上海已经干得非常顺手,也很受器重。最让他难以割舍的是,他已经在上海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固定的客户群体。如果现在离开上海的话,所有的客户都会瞬间丢失。
思来想去,杨伟觉得,还是要从长远的观念来思考问题。为了能在一块处女地上获得一片新的天地,必须要做到舍弃眼前的部分利益,然后,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更宝贵的财富。于是,杨伟抛下了在上海的所有的客户,毅然地挺起胸膛回到了安徽合肥。
返回家乡创业,其实是想进一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回到安徽后的杨伟,果然如鱼得水,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尊记,并且把这个品牌的经营范围扩大到全国各地,让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
合肥,施展才华
安徽“尊记”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合肥市近年来的经济腾飞。据“中国城市中心”2022年8月18日发布的消息:“合肥市在短短的十年间,经济增长两倍多。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堪称奇迹。合肥十年,经济腾飞,发展的速度尤其令人关注。”
2011年,合肥GDP为3637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在30名开外,许多人不知道合肥市是安徽的省会。说明合肥缺乏存在感,仿佛合肥与经济繁荣无缘。
十年后的2021年,合肥GDP总量达到11412.8亿元,十年GDP累计涨幅213.83%,排名也上升到全国第十九位,是主要经济强市里近十年来经济增速最高的城市。难能可贵的是,近十年合肥经济不仅增速快,而且颇具韧性。2020、2021年合肥GDP增长率分别为4.3%和9.2%,在疫情的两年里,合肥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增速。
2014年,杨伟从上海回到家乡安徽省合肥市时,礼品业在整个安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安徽省的礼品协会成立于2013年。那时候,许多人对“礼品业”这个概念还模模糊糊。
杨伟是个上进心很强的人,回合肥的第二年,就注册了品牌“尊记”,开始运作自己的品牌,在合肥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之后,开了三家门店,主做阳澄湖大闸蟹,开始推出自己的品牌。
杨伟预测,阳澄湖大闸蟹名扬全国,主打这个产品,一定会火起来。通过在市场上的推介和代运营,果然达到了预期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产品推介也是这样,要想很好地占领市场,广告宣传不可或缺。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尊记”这个品牌,杨伟把公司每年所产生的利润,几乎全部投入到门店及品牌宣传上。他知道,一个品牌,如果没有广告宣传,要想大范围推进是不可能的。
产品有了销售渠道后,就得开始形象包装,并逐步升级包装。与此同时,加大对品牌的投入,且不惜大手脚的投入。有投入就有回报。在合肥逐步站稳脚跟后,杨伟开始拓展和扩大自己的销售范围。2017年,在芜湖开了两家门店。诚实守信,规范经营,门店的效益不断提升。
业务范围在不断拓展,但杨伟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扩大经营空间。把“尊记”从省内做到了省外。2020年,公司在南京开了3家门店。同时南京尊记农业有限公司成立,进一步扩大全国直销网络。
由于基础打得牢,加之运作规范,公司的各项工作一直运作有序,且呈逐年上升的势头。所代理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也在逐渐提升。
经过市场调研,杨伟意识到,大美安徽,山川锦绣,历史悠久。文房四宝、徽州三雕、芜湖铁画等非遗千古流芳,蔬果、山珍、茶酒等名优特产畅销全国,电器、家具、服饰等产业兴旺发达,为礼品行业发展提供一片得天独厚的沃土。
在不断的打拼中,杨伟进一步了解到,中国五千年漫漫人文长史,凝萃出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衍生出浩如烟海的礼仪用品。一份内涵丰富、文明风尚的精致礼品,不仅可以为现代人际交往锦上添花,亦能彰显出文明礼仪的卓越风范。
短短的时间内,在省城合肥,杨伟把自己的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杨伟也跟他的企业一样,在合肥名声鹊起。人们纷纷夸赞:“这位年轻人真的很了不起!”每每听到夸赞,杨伟总是微微一笑说:“其实,我真的很平凡!”
回归,从零开始
“短短的几年间,‘尊记’发展得如此之快,不仅仅是自己的功劳,应得益于省会合肥大都市的快速发展。在合肥这座科技城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跟着后面做好完善和服务,也跟着沾了光。没有合肥大都市的发展,就没有自己的进步和提高。”杨伟常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口中。
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自从回到合肥之后,每年都在向前跨越,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现如今,“尊记”已成为全省礼品业的龙头和样板。
杨伟出生在无为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家庭状况所限,杨伟高中毕业后,为了求得一条生存之路,开始到合肥学电脑。那时候,除了在学校学得一些知识外,对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一点也不知晓。
杨伟明白,电脑学成之后,光凭自己的微薄之力,还不足以在社会上生存。于是,他独自一个人去了上海,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上海,杨伟被这座城市的现代化气息所深深吸引,凭着所掌握的现代化办公知识和熟练掌握电脑操作的技能,很快在上海找到了立足之地。
杨伟对自己的每一份工作都很珍惜,很努力。他是个务实的人,知道自己的学历不高,要想进入超级大公司,想当白领,是难上加难的。因为学历是一道坎,首先把自己拦在了超级大公司的门外。
杨伟又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他常想,尽管大上海很吸引人,也是很多人羡慕的地方,但在上海,永远只能帮别人打工。他一直在想,要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留在上海,他没有任何资本跟别人竞争,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创一片新的领地,从基础开始,从小处着手。
之所以从上海回安徽创业,杨伟还有一份依恋,那就是对家乡,对父母,始终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他坚信,只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到哪里都能生存和发展。
就这样,杨伟两手空空地回到合肥,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回。当时,杨伟没想回来后要挣多少钱,只是一心想着把事情干好。
杨伟说,做礼品业这一行,只要把服务做好,做到优质服务,取得客户的信任,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要做到优质服务,就要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有一种永不言弃的奋进力量。
这种奋进的力量从哪里来?杨伟想起自己在大上海时,只要有人生存的地方,他就能把业务做到那里,且能做到优质服务。包括在人员密集地、在外滩,在五六十层的高楼上,不管难度多大,杨伟都把客户需要的产品搬上去,并送到客户手中,从而受到一致好评。
“做服务业这一行,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以优质服务为核心,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攻不克的难关。”这是杨伟的切身体会。
未来,前程似锦
“做食品服务行业是季节性的,赶到忙的时候,甚至忙到眨眼的功夫都没有。赶上忙的时候,中午、晚上吃不上饭是正常现象。”杨伟说:“一直呈现在工作状态中,还不觉得饿。”
虽说是季节性的,可杨伟身为公司的核心领导,他每时每刻都处在忙碌的状态之中。
中国传统型的节日很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每个季节都需要吃不同的食品。杨伟清楚地记得,刚回合肥那一年的端午节,整个合肥市场竟然买不到粽子。也就是说,当时的市场缺少这种行业服务。
针对合肥的供应链还不发达,但顾客却有需求的情况,杨伟想着要自己来筑牢和加固这根供应链。于是,他决定开实体店,一开张果然很受客户的欢迎。客户在享受优质服务后,都认为这么做很好。
“尊记”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杨伟所付出的心血也是巨大的。从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四季,杨伟从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一年当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外面洽谈业务,找货源。有时候,开车在路上,都在与客户交谈业务。
2022年上半年,上海经受了最为严峻的防疫考验。3月初至5月末,疫情袭击了这座拥有2500万人的超级城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织牢织密基层防控网,在疫情最严峻期间,杨伟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驰援上海的队伍当中。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当先锋、打头阵,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为千千万万上海市民带来温暖。4月份,安徽“尊记”向上海供应40万份食品礼盒。包括调味品、生鲜、特色辣味、鸭蛋、粽子。这些产品产自安徽的黄山等地,具有安徽的特色,不仅解决了上海人民的燃眉之急,也把安徽人民的情意传递到了上海,得到了上海市民及疫情防控部门的高度评价。
回忆起从上海回合肥的发展历程,杨伟感慨时间过得很快。安徽尊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成立到如今,仅仅8年多时间,从起步阶段的年销售额不足百万,经过逐年的发展与壮大,年销售额已突破一个亿,为安徽的礼品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2年,公司被授予“安徽省重点物资保供单位”。
现如今,“尊记”在安徽的礼品行业已经成为中坚和骨干力量。在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同时,杨伟又在想着如何把外地更好的产品带回安徽,再把安徽的产品带出去,让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谈及自己的创业体会,杨伟感慨地说:“从事礼品行业并且做好、做大,主要是找定位、找产品、做服务。”问及这些年来有没有遇到困难和风险,杨伟说:“自己毕竟年轻,大脑相对活泛,善于思考,容易接受外界的事物。同时通过这些年的市场打拼,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增长了见识。困难和风险当然有,但是,随时会被克服和化解。”
谈及“尊记”的未来,杨伟信心满满地说:“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和感悟的东西还太多太多。好在我们年轻,年轻就是资本,我们会让安徽‘尊记’这个品牌,输送到越来越远的地方,直至让全世界都知道和了解‘尊记’。”
作者简介:叶昌国,供职于肥东县融媒体中心,安徽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