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新闻
谢业报:骏达天下,乐业报国
丁丽琼
一
如果城市是矗立于大地上的巨人,那么高楼就是他们的钢筋铁骨。假如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乐曲,那么大厦就是它跳动的欢快音符。站在落地玻璃窗前,谢业报微笑着注目前方的天鹅湖畔,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停在展开的书型标志性建筑上,那正是有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之称的安徽省会合肥市政府的双子楼。他感到很欣慰,这座城市是自己事业的起锚地,现今正朝着既定的航向努力前行,以期实现青春报国之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年初,他部署了全年工作,似乎要将大疫三年期间积蓄的能量全都释放出来,准备今年好好大干一场。元旦至今,他已陆续前往湖北、江苏、山东及省内数个地市,洽谈合作,巡检项目,严抓质量和安全管理。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春天,万物复苏,朝气蓬勃。这天上午,他送走某知名集团的副总后,坐在靠椅上,闭目养神,阳光照射进办公室,暖暖的。秘书看到他连日来奔波操劳,难得有此片刻宁静,便从外面轻轻地将办公室的门掩上了。总书记曾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作为80后的一颗新星,他骨子里有着“守正创新”的无为人的精神,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恍惚间,他又来到那个熟悉的地方,那是学校的池塘边,垂柳已经吐出嫩芽,水面上三两只鸭子自由自在地游着。他在池塘边坐下,随手捡起小石子掷向水中央,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恰如他此刻的心情。父亲那严厉的话语似乎不允许他有任何的商量余地,“你给我老老实实在学校教书,当好你的教书匠,不要成天想着挣钱,做什么发财梦。”“砰!”他摔门而出,留下父亲自个儿在那里说话。是啊!父亲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他在家排行老三,两位懂事的姐姐早已自食其力,大姐在北京经营服装生意成了北漂一族,二姐在南京经营阀门销售生意也不错,自己读大学时学的是师范专业,2005年毕业后和众多师范生一样,成为一名教师。在无为汤沟镇三汊河中学,他这个孩子王成天与一群活力无限的孩子们在一起,工作生活倒也充实快乐。但他认为两位姐姐很辛苦,作为家中的男孩不能自己选择安逸,而应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让父母和姐姐们都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靠他当老师是比较困难的。于是,他开始利用节假日到合肥跑阀门销售业务,专门选定一些在建项目作为目标。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老师和做销售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他必须重新调整角色和定位。除了要承受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来自外界的压力外,他还因经常奔波于无为合肥两地,既要教书,又要跑业务,身体出现透支,也许是心中那坚如磐石的信念,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2007年5月,一个夜晚,他独自从无为驱车前往位于淮南的颍上板集矿,代理销售上海一家阀门公司的产品。漆黑的雨夜,只他一辆车行驶在荒郊野外,风雨交加中汽车陷于泥坑里,在村民的帮助下才驶出来。当他深夜到达板集矿时,老板看到他满身是泥,深深地被打动了,当即满口答应要使用他代理的阀门并一次性打款。这是他谈成的第一笔业务,因而他有了动力,也开始有了激情。他签订的第一份合同,是给一个政府部门供应所有的管道阀门,合同金额是88.8万元。这一大步跨越激起了他心中不小的波澜,自是欣喜若狂,终于找到了要继续干下去的信心和动力源泉。随着越来越多的业务订单,他已是应接不暇,决定向校长请辞教师工作,专心在合肥经营业务。可他念及校长的信任和栽培,踟蹰不前,新近他又获得全镇教学一等奖的殊荣。为了实现目标,他又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三尺讲台,离开亲爱的同学们,毅然决然走向外面更加广阔的世界。这已是2008年的事情了,他辞去教师工作,父亲很不开心!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在惠康大厦写字楼里租了间约五十平方米的房子,作为创业之初的办公室,当时只有5名员工。此时,合肥正开始建设政务区,机会比较多,竞争也激烈,他执着坚持,努力不放弃,最终获得了许多项目的参与机会。后来,他又参与了安徽、江苏、上海、武汉等地的一些地标性建筑,以及水厂、电厂项目的阀门供应。那几年,阀门销售行业还算不错,他渐渐地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由于行业的限制,也没有自主品牌,公司的发展受到了局限。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建筑行业,与房产公司合作。建筑行业可比单一的阀门代理要复杂太多,涉及到上下游各类供应商、施工人员和政府职能部门。当然,这只体现了人员的复杂性,修建房子本身也是个技术活儿,施工的标准、材料的质量、安全生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都是他之前做阀门没有遇到过的,也不可能遇到的。初入建筑行业,困难是无形的却又如影随行,他反复斟酌该领域的可行性,做了就要拼尽全力,即使日后真的失败了也决不后悔。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每天除了自学专业知识就是向前辈们虚心请教。跨进建筑行业,他摸着石头过河,要处理的问题、管理的人员,与之前相比简直是呈几何级增加,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失误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承受的。他意识到流程标准化和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开始在公司建立采购、财务等ERP系统,对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周期性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自主意识。公司要发展,光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必须将大家都带动起来,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能够切实感受到公司发展给他们所带来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如此大家才能主动“急公司所急,干公司所想”,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2018年,他终于顺利完成了第一个总包项目——海德公馆。初试牛刀的他越来越不敢停止奋斗,哪怕歇歇脚看看人生路上的风景。他说:“接触到房地产后,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要比之前多许多,但公司的人也增加了十几倍,背后是那么多的家庭,如果我不好好干,他们就不能有好的收入,他们的家庭就会面临危机。也许这听起来有点儿冠冕堂皇,但我的确是抱着这种心态,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言辞间满含诚意,话语中折射担当。建筑行业比较特殊,特别是现在房价如此之高,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很多家庭的安全和幸福。房子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商品,而是一个家庭的寄托,是两代人的心血。质量和安全是他一直强调的,是必须紧抓的重要事情。有时候班组人员施工不认真或者偷工减料,一经发现必定重罚,而且他会不计代价地给予纠正。否则他觉得对不起那些掏空四个钱包买房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仅是一名普通百姓,不能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但至少要做好本职工作,确保自己修建的房屋能支撑起一个家庭的幸福。”他如是说道。
三
绿地海德公馆11万平方米的总包是他的第一个项目,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短时间的考察交流,3个月内筹措大量资金,终于确保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开工即起步,困难迎面而来,他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配齐了项目管理人员,从起始阶段就严抓各环节管理,紧盯质量和安全。终于,海德公馆于2018年5月份完工交付。他的严谨果敢、责任担当得到了甲方和同行的认可,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口碑。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连续承接了几个大项目,业务范围也拓展至湖北、山东等区域。比如:2016年底开工了合肥柏仕公馆12万平方米项目,2017年开工了武汉汉南新城欧洲风情小镇11.8万平方米项目,2018年首次以骏业建筑的名义开工了宿州高铁东站绿地城9.7万平方米项目。在此期间,他还陆续成立了骏业装饰公司和电器设备公司。至此,公司成为了集总承包、装修、电气生产“三大业务板块”为基础的综合性建筑集团。在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巡查制度,加强问题导向,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科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员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2018-2021年,仅用了三年时间,三大业务已发展至安徽、山东、湖北等地的15个区域。守正创新,“稳”字当头。疫情三年里,他分析形势,不断琢磨,分条线进行管理,把控技术,盘活资金,减少错误,降低风险。对于项目拓展,没有大冒进,也不会停下来,公司发展进入平稳期。为确保公司能安全经营稳步发展,他将往年的经营利润释放出来,实行管理升级,调整人才结构,进行资产变现,终于平稳度过了大疫三年。今年开春之后,各地的项目开始规模建设,他依旧不忘初心,对老百姓的住宅不能光顾利益,必须要将工作做到位,不能带有丝毫风险,始终恪守品质至上。学无止境。在经营管理中,在事业进程中,他不断地思考总结。曾经在读师范和MBA时,虽也学习和思考,但总觉得不能学以致用。直到后来在管理中遇到疑惑毫无头绪时,他将管理的书籍又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竟然发现原来书上都有答案。他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书本中找支撑,这样循环往复不断摸索,对思想的提升帮助很大。他的大学舍友人风(网名)这样说道:“谢业报同学与人交流能认真聆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对自己有益的部分。看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观点与人不一致时亦不争论;与人相处轻易不欠人情,偶有所欠,定及时弥补。心有千千结,亦是平平淡;人为碌碌忙,我愿顺顺当。”
四
当我问到他公司的发展理念时,他笑着说,“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他,身材高大戴着眼镜,眼神中透露出坚毅,斯文中透出一股干练,但又有着一种别样的亲和力。在他的心中,“以人为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感受到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提高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二是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在施工中念念不忘购房者的不易,房屋对他们而言不是商品而是“家”。他在2023年2月2日召开的年度大会上铿锵地说道:“我们要一如既往地严控房屋质量,确保建设进度,为购房者能早日住进安全温暖的家而努力!”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两个方面的“以人为本”,他这个领头雁才带出了如今这支团结一致敢打敢拼的人才队伍。从白手起家到创业之初的四五个伙伴,直至如今200多人的员工规模,他一直做到守住初心,砥砺前行,在“可持续发展”的航道上匀速飞翔,并以此赢得了员工和客户的一致好评。对于公司的发展,他不求快不冒进,但求“稳”和“实”。回首走过的路,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坚定,那么扎实,即使遇到风雨也是不骄不躁,稳稳地握紧手中“以人为本”这把伞,撑起了公司这个大家庭,为全体员工遮风挡雨,为无数个购房者提供安稳牢固的“家”。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已经稳步渡过无数个危机,现已是春光明媚,自当胜不骄败不馁,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是啊!公司发展之初,并没有其他同业公司发展得快,但它在发展中不断积累,由量变而发生质变,他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理念,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不久的将来公司定会成为行业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谈及公司的发展,他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翼之光,擘画蓝图在手,运筹帷幄于心。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工程建设,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经完成了百万平方米的住宅建设、上万套的住宅精装修,工程覆盖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项目覆盖至安徽、湖北、江苏、山东等四个省,十几个县市。这些项目让他对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以及商业运营,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后,公司发展将继续以工程施工为基础,力争今年取得建筑一级资质,三年内在建筑行业完全站稳脚跟,五年内成为行业内有知名度的企业,十年内获得建筑最高奖项——鲁班奖。当然,在做好工程施工的同时向上下游进行拓展,逐步涉足商业运营和设备制造安装等行业。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降低产业风险。
五
拼搏彰显勇气,创新超越平凡。自2015-2023年,他度过了人生难以忘怀的三个阶段:第一,前三年主要是学习阶段,也属于摸索阶段。这个阶段遇到了资金、管理、人才缺乏的三重困难,通过加倍努力,真诚相待,他与团队一同克服困难,走出了困境;第二,是发展阶段,也是企业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的阶段;第三,是探索创新阶段,这期间正好遇上疫情三年,在极力确保生产稳定的同时,企业不断思考如何提升产品力、如何提升精细化管理、如何更具竞争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他笃定的人生信条是,“人生的价值是要经历些事情,方能活得明白,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总结提高。” 当初,父亲极力反对他从学校辞职,那是不舍得他丢掉“铁饭碗”,教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职业啊!如今他已有了事业,饭碗端牢在自己的手里,他的父亲又有了个心结,“太辛苦了!”父爱如山,情深似海。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石。他将“诚信”二字运用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坚守诚信、树立口碑”,以诚信促和谐、以和谐谋发展,创精品建筑,立行业口碑。他的事业紧随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持续创新商业模式,注重资源节约与和谐环境。他在公司制定了这样的法则,工地是建筑公司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经典舞台,是宣传公司最好最有效的窗口;施工管理团队的形象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施工质量是公司联系客户共创和谐社会的桥梁,质量保障是公司诚信为本的承诺。一言以蔽之,他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是“满意客户、成就员工、造福社会”。城市公司副总经理杨先生说:“我认识谢总很多年了,也是一步步见证谢总的成长和成功,他给我的感受是三观很正,这个三观指的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宏观是做事、做人的视野高度,他追求长远,善谋划,有战略思维,这也是他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盘;中观是做事的方法论和格局,在企业管理上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和经验,并且善于学习和借鉴,而且乐于倾听和接收别人的建议;微观是做事的细节,他做人做事比较严谨且喜欢深入第一线了解企业或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真实操作,了解客户和员工的真实诉求,然后来逆向推动公司的运营。与其相处交流,我们也在相互印证,共同进步,既是合作伙伴也是良师益友。”“经营企业的成功,让其他兄弟去说吧!我还是说说他的从前、他的人品,哈哈!” 他的大学同学刘忠来打趣道,“报哥爱运动,爱读书,为人豪爽,是人人尊敬的好大哥,好班长!有事找到他,总是尽心尽力,细致周到。爱心还很充足,同学们摔扭伤了腿脚,他不仅扶着他们去上课,还给他们打热水、打热饭的,家里亲人也不过如此。他事业有成后,也经常会跟我们分享经验,提醒我们避开天坑。对于我们来说,他就是领航的灯塔,依靠的栈桥。与他相处,踏实!”
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多年来,他不畏疾风,不惧暴雨,不避酷暑与寒冬,与伙伴们朝夕相处,与工程项目为伴,不是在尘土飞扬或泥泞路滑的施工现场,就是在前往施工场地的路上,多少苦累与喜悦相伴,多少汗水与收获同在,唯有他知道!
至今,公司装饰部项目负责人张开亮对武汉的项目仍念兹在兹,不能忘怀。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的第一时间返岗,到达时是下午五点多钟,晚上路灯亮起,宽阔的马路上没有行人,他们临时租了房子,安顿下来。公司接了几个亿的项目,此次返回是为了保交付,如果他们不来武汉,不继续施工,将会有很多人失业。20日之前,他去了武汉工地,晚上十点多钟回到住处,与张开亮单独谈工作直至凌晨一点钟,叮嘱要在保交付的同时确保质量。“谢总说,我为社会能做多少,就力所能及去做多少。这让我很认同他的价值观,先是社会价值,其次是公司价值,第三才是个人价值。我们在做工作、做事情时,就是要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对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
张开亮说道,“谢总很阳光,他用心做事情,做事的态度和精神令我肃然起敬,每天从早上六点钟工作到夜里十二点钟,他亲力亲为,也很严谨,对数据特别敏感。他也承担了很多责任,将前几年的资产快速变现,用来支付公司员工和农民工的工资。正是一点一点的积累,才熬过了疫情最困难的时期,也赢得了合作方的信任。他有着一个企业家的精神,肩负着更大的社会责任!”
2021-2022年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地产公司越来越艰难,大环境的影响对公司也是越来越不利,湖北防疫是一个方面,信心也是一个方面。那时家人也阻止他接活,甚至让他暂停业务。他没有停下来,而是积极寻找出路,有时候一天跨三个省奔赴项目现场,短暂停留交代完工作事项,紧接着又赶赴下一个地方。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在上个月公司召开的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他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刚刚过去一年中最为感动的事件,这也让他刻骨铭心为之动容。2022年7月,兰州疫情告急,他派员火速支援方舱医院建设,姜彬和侯振雷两位同志主动请缨,逆流而上,奔赴兰州。方舱医院在建期间,外部形势不容乐观,他们连吃饭喝水都成了问题,没有吃的东西,就着方便面充饥,没有水喝,便节省着喝矿泉水。
2020年7月,长江流域发生较重汛情,家乡无为遭受洪涝灾害,他主动给村支书打电话询问受灾情况,伸出援助之手。21日上午10时许,一辆满载爱心物资的合肥牌照货车驶入无为市赫店镇宏林村,这是他知悉家乡的汛情后,当即安排公司人员采购方便面、矿泉水、电风扇、空调被等生活物资,专车送达家乡,同时他还捐赠了现金,为家乡父老献上了一份浓浓的爱心!
优秀是一种习惯。我无法用笔将他的艰苦创业和忠诚担当都写入此文,他的事迹足以写成一篇小说,也许唯有如此,方可写出他的家国情怀和满腔热血。这里,我用安徽大学张教授的一段话来结束此文:“我与谢总相识十余载,亦师亦友。谢总的智慧、格局、气度等多维优秀素质素养,令我心生敬佩!于业,他宵衣旰食,栉风沐雨,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探索现代企业发展新理念,建一项工程,树一个样板,赢一方口碑,将鲁班工艺与精神赋予长青基业的沃土;于家,他睿智果敢,踏实上进,用男人厚重的肩膀扛起大丈夫的责任与担当,担任了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用爱与温暖构筑优良家庭家风;于友,他忠厚良善,大气仗义,朋友遇到困难时,他总会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像一束光带给朋友们满满的正能量。我以生活中有这样一位好朋友好兄弟为榜样而自豪!祝愿他的企业日益壮大,多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登顶大蜀山,太阳已经冉冉升起,凭凌玉树前,烂漫春风里,他眺望前方,那是繁华的合肥市政务区,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充满现代化气息,令人心旷神怡!“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时光向前,事业向上,他将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全力以赴心中的梦!
作者简介:丁丽琼,笔名心日,安徽省属国企职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徜徉文字间,阅读香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