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欢迎光临本站 

乡土乡情

动真格 真改革--无为乡镇事业单位和并村工作调查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06/5/12     浏览次数:    
  近日,我们到无为县就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并村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调研发现,无为县委、县政府对这两项改革高度重视,组织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改革措施扎实稳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改革后,全县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数由237个减至98个,减少139个,减幅达58.6%;人员编制由1338名减至867名,减幅达35.2%;共分流人员670人,经过村民表决,全县村(居)委总数由679个减至320个,减少359个,减幅达53%;村级平均人口规模由2020人调整为4360人。
  综观无为县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并村工作,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改革成功与否,方案至关重要。对此,无为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慎之又慎,力求使改革方案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工作中,他们重点把握两个环节:一是充分调研论证。他们对全县乡镇事业单位和村级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基本现状,准确把握改革对象的思想动态。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拿出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和并村方案两个征求意见稿。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县四大班子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采取召开座谈会和走访等形式,就两个改革方案(草案)广泛征求意见。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县里召开座谈会16次,征求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意见200多人次,走访改革对象120余人次,征求老同志意见数次。并村方案也是如此,全县仅村书记就有46人参加了座谈讨论。经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十易其稿,敲定了乡镇事业单位和并村两个改革方案。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为确保改革扎实有序地推进,取得预期的成效,无为县在实施这两项改革中,坚持做到以下三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分别成立了以党政负责同志挂帅的正作组和指导组,进驻乡镇、村帮助开展工作,协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改革扎实稳妥地开展。二是实行阳光操作。在事业单位竞争上岗过程中,做到“四公开、三统一、一监督”,杜绝了“暗箱操作”,从而使上者服众、下者服气。三是严格依法办事。在村级规模调整中,无为县严格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事。村民表决是并村的关键,他们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确定4月22日、23日为全县村民集中表决日。两天表决结果是,全县679个村(居),有677个全部高票通过,通过率为98.3%,赞成率大都在95%以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并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工作贯穿始终。无为县在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并村工作中,坚持一手抓宣传教育,一手抓解决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入情入理入脑。一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先。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广大干群正确对待改革,增强改革意识,积极投身改革。二是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无为县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无情改革、有情操作。他们制定阶段性政策,充分考虑分流人员的切身利益,鼓励事业单位人员分流。对因并村退下来的村干部,各地也制定政策,给予妥善安排,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也尽力帮助解决。坚持虚实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我们从无为县这两项改革实践中。得到以下三点启示:第一,改革是不竭的动力,必须切实增强改革意识,自觉地变“要我改”为“我要改”。如是,就没有闯不过的改革难关。第二,改革的主体是人,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改革积极性。这是取得改革成功的关键。第三,改革势必涉及利益再调整,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开展。
  来源于:无为先锋网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0551-65688866

请扫描二维码
打开手机站

[向上]

皖公网安备 340192020004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