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
“2009安徽企业100强”在肥揭晓。与上届相比,今年百强入围门槛提高了0.92亿元。马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分别以营业收入746.3668亿元、441.6702亿元、420.1873亿元排名前三。其中,合肥市有41家企业入围,占据榜单的近“半壁江山”。
榜单红火火门槛7.58亿去年安徽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为6.66亿元,而今年入围门槛则为7.58亿元,提高了0.92亿元。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背景下,百强入围门槛提高,表明安徽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省经委(经信委)和省企业联合会2005年首次公开发布安徽企业50强,从2007年开始发布安徽企业100强,到今年已是第五次发布,上榜企业各项指标都在逐年提高,充分证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 ”
马钢五连冠省经信委与省企联2005年首次公开发布“安徽企业50强”,从2007年开始发布“安徽企业100强”,至今年马钢已连续“五连冠”。在今年“百强榜”中,马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分别以营业收入7463668万元、4416702万元、4201873万元排名前三。
外企占八席今年“百强”中,集体和私营及私人控股企业为43户,比上届增加1户,其营业收入共为1050.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有8家外资企业“榜上有名”,其营业收入合计为355.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05%,吸引国外大企业来皖兴办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数字响当当69.44%占全省GDP比重统计显示,“2009安徽企业100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0513户的0.95%,其2008年度营业收入共为6162.55亿元, 占全 省GDP的69.44%。这标志着,0.95%的企业创造了全省GDP的69.44%。
“百强”中,工业企业“一枝独秀”,共有72户,营业收入则高达4466.68亿元。
15家收入超百亿企业今年“百强”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有15家。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上届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企业数共有54户,而今年为42户,比上年减少12户。这表明安徽百强企业实力提高。
34家百强今年新面孔与上年公布的百强相比,今年有34张“新面孔”进入“百强排行榜”。“前30强”中四家企业为首次入围。其中,合肥美的工业园以营业收入770368万元排名第18位;日立建机以666031万元排第20位;辉隆农资集团以627317万元排第21位;徽商银行以446145万元排名第30位。均显示我省经济展现出勃勃生机。
41家合肥上榜企业数合肥市有41户进入“百强”,2008年度营业收入共2354.74亿元,占百强企业38.21%。此外,安庆8户企业入围,巢湖6户,芜湖、淮南、阜阳、宣城各5户,马鞍山、铜陵、滁州市各有4户,六安、宿州市各有3户,蚌埠、淮北、黄山市各有2户,亳州市有1户。
前十榜单(数字系2008年度营业收入,单位:亿元)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746.3668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441.67023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 420.18734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 302.81945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76.77896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 259.62517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9.86398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221.17319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3.99621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84.7568百强营业收入情况100亿元以上 15家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下 10家3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下 14家2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下 19家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 31家10亿元以下 11家思考沉甸甸全省“鸡头”华东“凤尾”
尽管“2009安徽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利润方面都实现了增长,但与华东各省百强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省企联发布的“2009安徽企业100强分析报告”认为,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上榜有65户企业,其中,宝钢集团位居第一,营业收入为2468.39亿元,而我省马钢集团位居第10位,营业收入746.37亿元。这表明我省上榜企业与同行业老大的营业收入差距较大。
而在“2009安徽企业百强”中,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下企业数占到一半,与江苏、山东、浙江企业无法相比。“百强”其实是“百大”
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从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9中国企业500强”可以看到,进入500强队伍的安徽企业,都是一些老面孔,年年几乎都是那几家企业,这反映我省企业改革重组力度不大,大企业成长不快。
分析报告认为,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从目前安徽企业100强的现状看,不能讲‘强’,只能讲比原先‘大’了。”安徽企联常务副会长叶连荪建议,当前我省要加大企业改革和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并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安徽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来源:安徽商报)
榜单红火火门槛7.58亿去年安徽企业百强的入围门槛为6.66亿元,而今年入围门槛则为7.58亿元,提高了0.92亿元。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背景下,百强入围门槛提高,表明安徽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省经委(经信委)和省企业联合会2005年首次公开发布安徽企业50强,从2007年开始发布安徽企业100强,到今年已是第五次发布,上榜企业各项指标都在逐年提高,充分证明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态势。 ”
马钢五连冠省经信委与省企联2005年首次公开发布“安徽企业50强”,从2007年开始发布“安徽企业100强”,至今年马钢已连续“五连冠”。在今年“百强榜”中,马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分别以营业收入7463668万元、4416702万元、4201873万元排名前三。
外企占八席今年“百强”中,集体和私营及私人控股企业为43户,比上届增加1户,其营业收入共为1050.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有8家外资企业“榜上有名”,其营业收入合计为355.38亿元,比上年增长54.05%,吸引国外大企业来皖兴办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数字响当当69.44%占全省GDP比重统计显示,“2009安徽企业100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0513户的0.95%,其2008年度营业收入共为6162.55亿元, 占全 省GDP的69.44%。这标志着,0.95%的企业创造了全省GDP的69.44%。
“百强”中,工业企业“一枝独秀”,共有72户,营业收入则高达4466.68亿元。
15家收入超百亿企业今年“百强”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共有15家。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上届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下企业数共有54户,而今年为42户,比上年减少12户。这表明安徽百强企业实力提高。
34家百强今年新面孔与上年公布的百强相比,今年有34张“新面孔”进入“百强排行榜”。“前30强”中四家企业为首次入围。其中,合肥美的工业园以营业收入770368万元排名第18位;日立建机以666031万元排第20位;辉隆农资集团以627317万元排第21位;徽商银行以446145万元排名第30位。均显示我省经济展现出勃勃生机。
41家合肥上榜企业数合肥市有41户进入“百强”,2008年度营业收入共2354.74亿元,占百强企业38.21%。此外,安庆8户企业入围,巢湖6户,芜湖、淮南、阜阳、宣城各5户,马鞍山、铜陵、滁州市各有4户,六安、宿州市各有3户,蚌埠、淮北、黄山市各有2户,亳州市有1户。
前十榜单(数字系2008年度营业收入,单位:亿元)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746.3668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441.67023安徽海螺集团有限公司 420.18734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 302.81945淮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76.77896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石油分公司 259.62517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9.86398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 221.17319合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3.996210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84.7568百强营业收入情况100亿元以上 15家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下 10家3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下 14家2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下 19家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 31家10亿元以下 11家思考沉甸甸全省“鸡头”华东“凤尾”
尽管“2009安徽企业百强”营业收入、利润方面都实现了增长,但与华东各省百强企业相比,差距较大。
省企联发布的“2009安徽企业100强分析报告”认为,在“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黑色冶金及压延加工业上榜有65户企业,其中,宝钢集团位居第一,营业收入为2468.39亿元,而我省马钢集团位居第10位,营业收入746.37亿元。这表明我省上榜企业与同行业老大的营业收入差距较大。
而在“2009安徽企业百强”中,营业收入在20亿元以下企业数占到一半,与江苏、山东、浙江企业无法相比。“百强”其实是“百大”
省企联副秘书长朱家驹表示,从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09中国企业500强”可以看到,进入500强队伍的安徽企业,都是一些老面孔,年年几乎都是那几家企业,这反映我省企业改革重组力度不大,大企业成长不快。
分析报告认为,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从目前安徽企业100强的现状看,不能讲‘强’,只能讲比原先‘大’了。”安徽企联常务副会长叶连荪建议,当前我省要加大企业改革和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并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经理人,提升安徽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来源:安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