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传统农具与小农意识一起“退休”
2007/6/14
五月的田野麦子渐黄,可是无为农家和市场上却看不到传统的镰刀一类收割工具—— 无为县小麦、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割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其他农业生产的许多坏节也加速向机械化挺进,那些传统的农具许多已经“退休”。
水车、风车“退休”了通过人力,由一叶叶车辐通过水槽把水车进农田,这就是传统的农业灌溉工具—— 水车。水车像犁、耙一样,原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但是现在的无为县,农民几乎家家都有小型水泵。抗旱或是排涝,农民把水泵驼到田头,接通电源、水便自动排出或灌入,节省人力,花费也不大。风车是小麦、油菜和稻谷等农作物脱粒后扬稗除壳的工具,因为实行了机械化,它和打场用的竹把、扬场用的木锨一起,没了使用价值。和水车、风车一起“退休”的农具还有很多,如农民舂米用的石臼和石对嘴、耨草用的耧、收割用的镰刀、挖土用的镐头、防雨用的蓑衣等。
传统农具“退休”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产物。以无为县为例,全县农机总动力53.9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1.79 万台,三夏和三秋等农忙时节,该县还积械引进外地农机来县作业,去年仅收割机就引进390台。现代农业机械大量使用,效率低下的传统农具慢慢被闲置是理所当然的事。
还有哪些农,具即将“退休”
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无为县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2006年兑现补贴资金32.2万元,带动农民购置农机资金投入162.62万元,补贴购置各类大型农机具20台。在财政补贴政策的影响下,沿用几千年的传统农具,正在加速被现代农业机械所取代。
锹是用来挖掘的工具。随着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推进,它们将被挖潜机等替代。扁担是用来运输的工具。以前,农民们用自行车替代它,处于半“退休”状态。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全面推进和“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农村的路况进一步改善,它以及与之配套的箩筐必将被拖拉机、农用车替代。锄是用来除草的工具。在环保型除草剂日渐推进的条件下,它只有疏松土壤的功效;即使是疏松土壤,它只适用于小块的耕地,大面积的疏松土壤,机械化是一种趋势。还有耕牛及其配套的犁、耙等一些传统农业工具,日前也正处于半“退休”状态。
要“退休”的还有小农意识随着传统农具渐渐“退休”的还有农业生产的方式,以及与之对应的小农意识,“新农民”正在形成。
一是种植和经营走向一体化。无为县有“执照农民”1000余户,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又怀揣执照从事农产品经营,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使无为棉花价格比周边地区每担高出10元,黑沙洲地区蒜苗价格比周边地区每斤高出0.3元。
二是农场化成为一种趋势。因为机械化的推进,无为42万外出农民的承包土地通过流转、反租倒包等形式,渐渐集中到大户手里,并向农场化发展。无为华康公司今年就建立了7个蔬莱种植基地,耕地面积60O0多亩。
三是企业家型农民不断增多。低效率的传统农具“退休”,使无为借鉴现代工业的理念,培育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成为可能。现在,无为国资、民资、外资、工商资本纷纷投资农业,形成7大农产品种植板块,福临、永安、露仙、宏望、绿生园等10个规模以上出口加工企业争“吃”农产品,15个农产品品牌成为省级名牌。
转贴自:巢湖日报